
老,一定會病?一定會弱?老,怎樣才能更好?老,可不可以預防?新老人醫學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角度看待「老」這件事。到底怎樣才能老的成功?老,當益壯?
想到老,好像必定跟著殘障、病痛、死亡等負面聯想。難道,老年生活中沒有光明、正面的可能?
傳統醫學以為,遺傳基因、器官自然老化等生理因素,是決定人類怎麼變老的主要因素。但是,新老人醫學卻強調:生活方式,以及其他心理因素,才是影響老人健康的關鍵所在。像所有疾病一樣,「老」也開始變成一種可以「預防」、可以成功經營的事情。
《老的成功》(Sussessful Aging)一書就指出:老,也可以老的成功。而「老的成功」的三個目標是:
1.預防病痛與殘廢。
2.維持腦力與心理功能的正常運作。
3.不斷對社會有貢獻,保持人際關係,積極參與生活。
新老人醫學的流行是相當晚近的事。1987年《科學》雜誌一篇文章提出,老人醫學除了研究疾病,更應該用積極的角度,去研究如何「老的成功」。
這個新方向,引起幾百篇文章與數十場世界老人醫學年會的熱烈討論。甚至世界衛生組織也在7個國家展開「老的成功」的全球性研究。
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的研究小組,就在這樣的情形下,由16個跨領域的生物、神經心理、社會、遺傳生化學家組成,由麥克阿瑟基金會贊助,針對不同老人做8年追蹤觀察,確定遺傳與老年健康的關係。並透過老人對壓力的反應、人腦老化的觀察等,確定生活方式對「老的成功」的影響……看更多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